曾国藩第二部--野焚_106_曾国藩传
爱动小说网 > 曾国藩传 > 曾国藩第二部--野焚_106
字体:      护眼 关灯

曾国藩第二部--野焚_106

  七李元度丢失徽州府

  原来,自请援救徽州府的是平江勇统领李元度。李元度咸丰四年起跟随曾国藩南征北

  战,功劳不小。尤其是咸丰五六年间,曾国藩在江西处于困境时,李元度平江勇简直成了他

  的擎天之柱。何曾国藩竟然不保李元度一职,李元度心中不满。曾国藩回籍守丧后,杭州知

  府王有龄利用李元度的不满,和他拉上了关系。罗遵殿死后,王有龄升任浙抚,保李元度为

  温处道道员。直到看见朝廷发来的咨文,曾国藩才知道这事,对李元度很不以为然。他把李

  元度召到祁门,明确告诉他,王有龄此举,目的在分化湘勇;而李元度投靠王的门下,也有

  背叛湘勇之嫌。李元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又见曾国藩已实授江督,也没有必要改换门

  庭,遂答应不去浙江。于是曾国藩奏请改授李元度为安徽徽宁池太广道道员。上谕批下来

  后,李元度便把平江勇带到祁门,作为祁门老营的拱卫之师。

  这时,曾国藩对李元度说:“你去最是名正言顺。徽州乃皖南大城,又是祁门的屏障,

  长毛打徽州,是想冲破这道门,窜进祁门来,守住徽州意义重大。张副宪防守徽州几年,虽

  说没有打什么胜仗,但也没有丢失,你千万不要把它丢了。”

  “你放心,长毛撼山易,撼平江勇难。有平江勇在,徽州城决不会缺一个角。”

  曾国藩见他说得如此轻巧,反倒不放心他去了,但眼下实在再调不出其他人,只得正色

  对他说:“此次围徽州的是长毛的精锐部队,你不可小觑。按理你带勇多年,我不用多叮

  嘱,但徽州府关系太大了,我不得不和你约法五章。你做得到就去,做不到可不去,我再另

  外择人。”

  李元度心里大不悦,说:“哪五章?你说吧!”

  “第一戒浮。你身边有不少书读得好,但并无打仗经验的文人,对其中那些好说大话

  者,决不可重用。第二戒自负。到徽州后,切莫自视过高,师心自用。第三戒滥。银钱的使

  用,立功人员的保举,都要有所节制。第四戒反复。为统领者切忌朝令夕改。第五戒私。用

  人当为官择人,不可为人择官。”

  曾国藩的这五章,章章都是针对李元度的弱点而言的,李元度却一句也听不进。曾国藩

  刚说完,他便拍着胸膛说:“你也不必多说了,我立个军令状吧,徽州府倘若丢失,你唯我

  是问!”

  “好,一言为定!”曾国藩伸出手,对着李元度的手碰了一下。

  “涤生兄,前几天我送给你的《国朝名臣言行录》,你看过没有?”刚走出门,李元度

  又回过来问。

  “哦,看过了。正要璧还,一下子又忘记了。”曾国藩从一个较小的竹箱里取出一大叠

  稿纸来,把它递给了李元度。

  “你的这部稿,广采博集我朝名臣嘉言懿行,厚世俗,正人心,异日刊印出来,必是一

  部极好教材。我先向你预订两百部,发给两江州县以上官员人手一册,如何?”

  得到曾国藩如此青睐,李元度刚才的不快消散了许多。他高兴地说:“涤生兄,你是文

  章老手,指点指点,让我修改得更好些。”

  “要说指点,有一条倒不知肯听么?”曾国藩笑道。

  “请说!”

  “你的书,局面太窄了。那些山林隐逸,前代遗民,以及姓名不登乎仕版,而节义可愧

  彼王侯者,被你‘名臣’一词排斥在外了。我想你不如改个名,叫做《国朝先正事略》。如

  此,刚才所提的那些人,便都可以进来了。你看如何?”

  “最好,最好!”李元度拊掌大笑,“就按你的办。”

  “好!那我再多订一百本。”曾国藩大笑起来。

  徽州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又是皖南五府州的经济中心,历来以牌坊众多、石

  雕精美闻名于世,城内匠人制的纸、笔、墨、砚,最受读书人看重,尤其是徽墨,与湖笔、

  端砚、宣纸并称,号为文房四宝中的佳品。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张芾在徽州驻防六年,上个月

  奉召回京,后回陕西泾阳原籍补持服,留下一万四千兵在徽州。按理说人员不少了,但这些

  兵已有五个月未领到饷银,军心浮动,不但不能打仗,反而成了徽州城的祸根。知府谭慕白

  不能统御,闻李世贤的兵已到宁国,慌忙向曾国藩告急。李元度的平江勇开进徽州城的第二

  天,罗大纲、周国虞率领四万人马就到了城门外。谋士们提醒李元度,缺饷五个月的绿营不

  可信任,城门不能让他们守。李元度认为很对,立即将东南西北四个城门的绿营守兵全部调

  走,换上他的平江勇。被换下的绿营士兵,都作为苦力去扛弹药、担砖石、运粮草。本已怀

  着满腔怨怒的绿营官兵,这下如同火上加油,纷纷骂开了:“平江勇凭什么赶走我们?**

  他祖宗!”

  “都是为朝廷卖命打长毛,***湘勇个个发横财,我们五个月没领到一文钱,这个世

  道还有公理吗?”

  “反了吧,老子不为朝廷卖命了!”

  有一个楞头小子带头,居然跟着一百来号人,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抢劫银库,谭知府吓

  得躲在卧室里瑟瑟发抖。李元度大怒,调集八百平江勇将闹事的绿营士兵抓起,不分情节轻

  重,一律杀头,暂时将变乱弹压了下去。徽州城里的这场骚乱,早已被太平军的细作报告给

  城外的罗大纲和周国虞。

  “湘勇绿营结仇,正是我们破城的好机会。”罗大纲面有喜色。

  “绿营有怨气,湘勇有傲气,有怨气则无斗志,有傲气则必松懈,我们可采取收买和强

  攻相结合的办法。”周国虞已成竹在胸。

  罗大纲点头。周国虞继续说:“据说绿营副将徐忠是一个贪财好货的人,叫老三进去,

  送给他三百两黄金,叫他在城内发难,只要打开一个城门就够了。”

  罗大纲赞同这个主意。

  夜晚,在徐忠的面前,周国贤亮出了自己的身分和三百两光灿灿的黄金。徐忠又喜又

  怕。他知道,徽州绿营憋着一股对朝廷的怨气,现在又加上对李元度的愤怒,军心早已涣

  散,只要长毛重兵一压,城内就有可能哗变。这些兵痞子,危急之间,是什么事都可以做得

  出来的,徽州城早晚保不住,不如得了这笔金子,城破之后远走高飞,埋名隐姓,做个下半

  世快活无比的富翁。但做这种事,他心里总还有些胆怯,犹豫了好半天,才咬咬牙答应了。

  他召集亲兵营的都司和几个千总、把总商议,每人发了十两黄金。这些都司、千、把总二话

  没说,都同意干。约好以放炮为号,亲兵营的人左臂上都系一根带子,太平军见此记号不能

  杀。

  徐忠与周国贤的密谋策划,李元度全然不知。他见绿营兵这些天未再闹事,以为严刑镇

  压起了作用,又见城头上兵勇都在忙忙碌碌地备战,他放心了。嗜好名山事业的李元度关起

  门来修改他的《国朝先正事略》,并打算还写一部《历代先正事略》,洋洋洒洒,写它一百

  万字,好比太史公作《史记》一样,从盘古开天地写起,一直写到明末,将所有卓异人物的

  事迹,凡可考查的,都查出来。这两本书今后一并刊印,播于海内,垂之后世,李元度之

  名,也将永垂不朽了。他越想越兴奋。

  这一天,忽然传来消息:宁国府破了。李元度大吃一惊,忙将书稿收起,四处巡逻城

  防。原来,朱品隆带的三千人以及霆字营分散在城外的各路人马,根本无法进入宁国城里,

  统统被李世贤的部队堵在城外。李世贤几次猛攻之后,宁国城里的湘勇动摇了,鲍超亦无主

  张。身边人劝他:与其城破被戮,不如杀出城去,保全力量,再纠合部队将城夺回来,大丈

  夫能伸能屈,不必过于拘执。鲍超认为有道理。城里三千湘勇饱餐一顿,半夜时分,乘太平

  军酣睡之际,冲出城门,在城外与朱品隆的援兵合为一处,向祁门奔去。第二天一早,李世

  贤进了宁国府。他留下二万人守宁国,亲率其余五万人帮助罗大纲、周国虞攻徽州。

  九万太平军将徽州城团团围住。一颗炮弹冲天而起,徐忠带着亲兵营冲到东门口,守门

  的湘勇吓呆了。绿营士兵抡起刀,像报仇似地砍杀湘勇,很快将东门打开,周国虞率领太平

  军弟兄们一拥而进。城内的绿营兵不杀太平军,反而把刀尖转向湘勇。平江勇惊慌失措,人

  人抱头鼠窜,仓皇逃命。

  李元度见此情景,慌忙带着一批亲信从西门逃出城外。徐忠早有准备,在一片混乱之中

  挟着二百两黄金溜出城,远远地跑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ido24.org。爱动小说网手机版:https://m.ido24.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