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察举之必要_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爱动小说网 > 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 第391章 察举之必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1章 察举之必要

  第391章察举之必要

  “察举制。”刘彻闻言,手指敲了敲案牍,轻声喃喃,“有点意思。”

  察举这个概念并非首次出现。

  高祖十一年,刘邦便发布过一道要求各地举荐“贤士大夫”的诏书。

  诏书中言:“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这封诏书的颁布,可以算是推行察举的雏形。

  无独有偶。

  孝文帝时期同样有诏书下达。

  “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

  这次察举不仅新规定了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的内容,同时规定县乃至于乡要根据人口规模进行察举。

  “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

  至于文帝十二年再度下达诏书。

  “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

  这代表着察举的内容中新出现了廉吏这一科目。

  综上所述,察觉这个制度并非什么新概念。

  不过陈洛的提议,乃是让察举制常态化、制度化、规模化。

  毕竟无论是高祖时期,亦或者文景二帝时期,察举制只是选拔官员的补充手段,选拔的人数稀少,每次少则选拔二三十人,多亦不过百人,外加时间不固定,有时候可能十来年都不举行一次。

  当然,陈洛知道,这与时代背景不无联系。

  高祖、惠帝再到文帝初年,开国勋贵大部分健在,功臣派掌控着大汉的主要权力,甚至可以制衡皇权。

  功臣、彻侯的后人若想出仕,那么他们的子嗣自然可以占据朝堂中高层的位置,若是去往郡县、诸侯国内做官,至少都是县令起步,哪怕不染指中央权力的阳夏陈氏,在地方上亦有子弟担任到郡守一职。

  毕竟家族的权力与地位需要维护,后代只要稍微有些出息,老一辈还是愿意把他们往上扶一扶。

  限于时代背景,察举确实不能大规模的实施。

  官位就那么多,若是召来贤才,却没有合适的位置安排给人家,累积下来,那些贤才会有怨气,就如同别人送来千里马,你却让它每日闲置在马厩内,暴殄天物,世人便会惋惜千里马的境遇,嘲弄你的无知,再无人愿意将千里马送上门来。

  待到时代继续向前发展,到了孝文帝晚年时,第一、二代功臣派,基本上全部退出了朝堂权力中心,尤其是家中后辈较为拉胯的,比如平阳曹氏、酂地萧氏、留地张氏等,已经基本退出了权力中心。

  当时朝堂的势力,以贾谊代表的文臣为主;至于关外,则是各个刘氏诸侯王盘踞一方。

  在孝景帝登基之后,为了打击刘氏诸侯王在地方上过于庞大的势力,导致出现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的平定,则间接性地促成了军功派的兴起。

  军功派的领袖乃是周亚夫,与功臣派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在景帝年间,走军功入仕才属于正途,察举的次数更是少得可怜。

  直到刘彻登基,无论是功臣派、诸侯王还是军功派,势力已经不复当初,而现在看似风生水起的外戚,实际上是依附于皇权存在,并不像前面的那几个派系一样,有着制衡皇权的实力与地位。

  外加大汉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人口和户数几乎翻了一倍有余,再加上拆分诸侯国,故而新设了不少郡县。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空缺的官位出现。

  刘彻想要任用一批能官干吏,而非仅仅填满地方上多出来的官位,那么察举制就成了不错的选择。

  “天下人才多若江中之鲫,陛下的求贤之心如同抛下去的饵料,让贤人愿意汇聚在一起,而采用察举制,则是将这些贤才全部‘捞’上岸,为陛下所用,为大汉所用。”陈洛采用类比来形容人才与察举之间的关系,声音缓慢。

  刘彻揉了揉下巴,陷入思索。

  他在思考察举制的优劣。

  现在自己手下确实缺少可用之才,无论哪个方面,感觉都差点意思。

  如果按照窦太后的想法,大汉继续采用黄老之术治国,那现在的配置完全足够,但自己未来想要开疆拓土,前方没有所向披靡的将军,后方粮草无以为继……那想要在战场上获得胜利,除非敌人同样烂得一塌糊涂。

  在和敌人比烂中获得胜利,虽说同样是一种胜利,但刘彻不喜欢。

  渐渐的,他开始考虑起如何推行起察举制。

  大概过了一刻钟,刘彻抬起头来,“想必伯玉思考这个问题挺长时间了吧?”

  顶层政治制度的设计,并非朝夕之功。

  每个小政策的变更,都极大可能影响到万千百姓。

  好比商鞅变法之时,由井田制变为土地私有制,看起来只是简简单单地更改了土地所有关系,实际上对当时的秦国百姓是极大的激励,耕战强国,有了统一天下的基础。

  至于陈洛提出来的察举制,看上去只是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但契合地切中了当今大汉百姓心中的苦闷,这也是刘彻认为陈洛已经思考这个问题良久的原因。

  陈洛答道:“在下曾游历四方,结识了许多有识之士,才学、品行,皆上上之资,胜我远矣。

  只是我问询他们为何不入仕做官,造福百姓,这些人乃是无奈叹息。

  这样的事情遇到得多了,我便开始思考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待到这次南下赈灾,于庐江见太守失德,我更是忧心。

  若地方上的官吏中干实事者少,虫豸、硕鼠者多,那陛下的推行善政,却被曲解成坏的意思,那么百姓亦会产生怨气。”

  说到最后,他不忘再给庐江太守补上一刀。

  让对方死得透透的。

  冷哼一声,刘彻目光沉沉道:“那家伙,食君之禄,却吸食民脂民膏,确实该死啊。

  得亏有你发现了,要不然无人揭穿,他还能一直高枕无忧下去。

  只是朕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采用了察举制之后,如何确保推举上来的那些官员属于适合的人呢?”

  对于这个问题,陈洛早准备了腹稿。

  不过他稍作思索状,顿了小会,方才继续答道:“我觉得可以从察举的要求中入手。

  其一乃是贤良者,考其当世要务和治国治民等问题。

  可派其去往郡县或是在朝中担任六百石官员历练数载,再依据表现是否升职。

  其二乃是明经典、法规、法令者,考其大汉地方疑难案件。

  可以下放地方协助,当地官员处理政务,再依照往后表现去安排其前程。

  其三乃是勇武且知兵法者,考其御、射、力。

  可以派遣至边关,担任百夫长,按照军功提升他的职位。

  其四乃是通术数者,考其算术。

  可以派其前去统筹大汉各郡各县的田地、户数、口粮,依表现而进行嘉赏。”

  他将整体上的计划汇报完毕,每项内容都有讲究。

  贤良者治政,明法者定规,勇武者征战,晓数者稽查。

  尤其是第四点,更有深意。

  要知道墨家的思想中倡导平等,并不符合统治者的思想。

  哪怕它当下在民间具有强悍的生命力,但若是一直没有上升通道的话,最终只会趋于小众,在乱世中凋亡。

  故而陈洛提出了算术一科。

  墨家子弟要不测算工程数据,要不就在商队中核对贸易金额。

  两者都离不开数学计算,他们日复一日,熟能生巧。

  在算术一道上,当世没有其他学派的实力会比他们更强。

  让墨家子弟有了合理进入官场的渠道,则是让墨家未来发展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算是陈洛的一点私心,给墨家留了道“后门”。

  闻言,刘彻甚是满意,微微颔首。

  伯玉并没有胡乱定下标准,这些人才正是他所渴求的。

  不过仔细思考大汉之前向民间征求贤才的事例,发现陈洛的提案上,似乎存在着某些疏漏。

  想了想,他又说道:“大汉以孝治天下,孝子亦可作为世人表率,推荐孝子出仕,世人亦有典范;而伯玉刚才所言仅是在乡野遗才之中,地方上如果有清廉官吏,同样应该有更进一步的机会嘛。”

  孝子、廉吏或许在政治层面不会有什么杰出的表现,但与大汉的治国理念相符,适合精神层面的宣传。

  “陛下英明,我日夜思索的内容没想到仍有疏忽,还好有您查补啊。”陈洛惊叹一声。

  不过他其实心里清楚。

  有文帝年间的察举先例,外加大汉国情,“孝子”和“廉吏”这两项内容,基本不可能被废除掉。

  之所以自己开始闭口不提,那是因为自己一个人把所有事项全部安排好了,那刘彻该说什么?

  坐在上首位置不断点头,说“对对对”?

  只想着逞能的话,那自己这样做的话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但万一刘彻心里有什么不满,反倒容易使得事情办不下来。

  因此留下几个“漏洞”,让对方有参与感,显然更为合适。

  “对了,伯玉说的考核,是用什么方式考核?”刘彻揉了揉下巴,兴致盎然。

  陈洛抿了抿嘴道:“这些受到推举的贤才、孝子、廉吏们,可以集中进京,然后再在大殿上,由陛下亲自出题考校,根据他们成绩的优劣,以作为委派职位高低的标准。”

  其实自己最开始不是没有想过一步到位,直接推行科举制。

  可时代条件并不允许。

  每个时代出现的那些较为固定的政治制度,就没有偶尔,一定是契合时代发展的必然。

  科举制的前提,其一是天下有足够多的读书人,其二则是科举考试内容相对固定。

  现在的大汉有足够的读书人吗?

  哪怕是勋贵家中,那些武将子弟都有不识几个大字的存在,更别提平民百姓了。

  大汉整体的识字率,恐怕不到百分之三。

  而且识字的那些人中,可以解读经典,有过系统性学习的人,乃是十不足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是连举行科举考试的基础都没有。

  至于科举考试的内容该如何制定,争端恐怕停歇不下来。

  现在的大汉虽不至于百家横行,但各种流派皆有盛行的地区,拥护的基础。

  哪怕历史上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内部都分裂成了数个派系,打生打死数十年,最后决出胜者。

  别提现在还有这么多家学派,要是单独以某家之言去出考试题目,那其他学派的子弟恐怕会生出怨言,甚至以那家占了便宜的学派,内部各种派系亦会是给出五花八门的回答,根本没有标准答案。

  想要解决,除非强迫别家子弟改换门庭,再以一家之言作为考题,这样勉强可以解决考题上问题。

  但是解决考题,强制统一思想,或许只需要二三十年,使得天下读书人增长,要花费的功夫可能需要上百年。

  而在这段时间内,能够读书的无非又是原先的功臣派子弟,于是走回了之前的老路,让原本失势的那些权贵又重新起复,而且经历过失势的阶段,恐怕他们会对“书籍”这一起势的依靠,把控得更加严格,不利于知识的传播。

  这不是刘彻所希望见到的情况。

  故而陈洛最终的选择,还是原本历史上的这一阶段的察举制。

  它的确是最符合大汉现状的选官制度。

  “那朕出题的标准,这些地方上的贤才并不了解,那又该如何?”刘彻问询,考虑得相当周全。

  揉了揉下巴,陈洛应声,给出解决的办法,“在考核开始之前,可以安排这些人在某处地方集中统一学习,并且提前检验一番他们的学识水平,再让陛下考核。

  比方察举时间定在每年二月,而这些贤才则在四月前赶到长安,学习三、五个月,然后陛下则在九月份对他们进行考察。”

  请收藏本站:https://www.ido24.org。爱动小说网手机版:https://m.ido24.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