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_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爱动小说网 > 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 第363章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3章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第363章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次日。

  例行的早朝结束之后,陈洛去往前殿办公。

  从高祖朝以来,御史大夫及其所属在宫城前殿办公的旧例,一直延续下来。

  毕竟御史大夫负责审批转达地方诸侯国和列侯们的文书,御史中丞则负责审批转达各个郡县内的文书。

  若是将他们办公点设得太偏太远,会导致有紧急事务需要上报的时候,送到宫内还得经过门禁,无法流畅地抵达天子手中。

  不过陈洛最中意的,乃是办公不需走远,散朝后慢走半刻钟,又可以坐在案牍前办公了。

  走到了地方,陈洛进门后便有不少同僚主动招呼。

  他则是一一礼貌回应。

  这些尊重属于自己凭借能力赢来的,与阳夏陈氏子弟的身份无关。

  自己受到刘彻的指派,担任议郎,属于空降下来。

  有过工作经历的人都知道,对于这种自带背景的同事,或许明面上不会表达自己的恶意,但保准会在小圈子里,私下嘀咕几句,觉得对方纯粹是靠着背景上位。

  这样的情况,亘古即有,从未改变。

  只是他身上阳夏陈氏子弟的光环,可以消除大多恶意,只剩些许不碍事的嫉妒。

  按照赵绾的计划,前三个月里,陈洛只需要帮助同僚,做一些辅助工作,并且学懂岗位上各类具体的要求即可。

  毕竟哪怕按部就班地走到这个位置,亦需要经过一段“实习期”,去明白御史这块需要做些什么,又该怎么做好。

  何况陈洛属于纯粹的新手。

  当所有人都认为陈洛不过是来渡一层金的时候,陈洛偏偏在职位上表现出了极强的能力,震惊了所有人。

  在他们的印象中,陈洛好像仅仅花费了三五天,就渡过了全部的新手期。

  然后他在第一个月结束的时候,在事务处理上已经不逊色于这间前殿内的所有人。

  到了第三个月结束,原本大伙设想出来的新手期结束,陈洛在事务处理方面,已经冠绝御史部,还可以偶尔摸鱼。

  在某些文书的分析上,陈洛表现出来的洞察力,更是让他们叹服。

  比方雁门郡在去岁十一月,受到匈奴侵扰,郡守和郡尉同时上书,互相弹劾对方。

  郡守给出的理由,是郡尉疏于防范,导致匈奴人来犯的时候,没有作出足够的反应,以致于边关一带受到劫掠。

  而郡尉则是弹劾郡守没有下拨足够的钱粮练兵,从而他无法召集士卒训练,这次防备出现疏漏,纯粹是因为郡守那边的问题。

  往常见了这种互相扯皮的文书,往往需要花费两三个月调查,甚至派出使者去实地勘探情况,方才能得出合适的结论。

  不过陈洛选择调看了之前的一些文书与数据,发现雁门郡的郡守和郡尉并不存在积怨,所以排除互相攻讦,而在九月份秋收的时节,雁门郡受到过一次袭扰,耽误了农事。

  有了这个前提条件存在,那么雁门郡确实会如郡尉所言,难以调用足够的粮食用于士卒训练,供给巡逻,而且按照往年匈奴成规模的袭扰记录来看,雁门郡在十一月遭受袭扰的次数极少。

  大概雁门郡的太守,亦是怀着侥幸心理。

  故而综合其他情况来看,那位郡尉汇报的内容,没有实质上的错误。

  但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情,并非雁门郡太守主观导致。

  因此这通分析连带着两封文书送给刘彻,最后下达的旨意是责罚了雁门郡太守,但惩戒并不严厉,旨意多带勉励精诚合作的意味。

  不过陈洛的这番表现,属实是惊艳了那些同僚。

  我们平时整理归类文书,看到这种扯皮就觉得头大,你分析得头头是道就不说了,我们居然和听滑稽戏一样,觉得津津有味,颇有道理?

  你真特娘是个人才啊!

  随着类似的事情发生多次,成为了常态,众人逐渐开始麻木。

  此子非人哉。

  我们好好完成自己的事情,然后摸鱼即可,不要想着去比业务了。

  陈洛之所以毫不掩饰地展现自己的锋芒,主要是由于他现在处于“新手保护期”的阶段。

  现在他在大汉朝堂上有着阳夏陈氏的背景,那些有实力针对自己的权臣,往往会顾忌着这一重身份,再加上他不过是小小的议郎出手,终究是拉不下那个脸来。

  至于没有实力对付自己的小虾米,不必在乎。

  不过陈洛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靠着阳夏陈氏子弟这层身份,终究只能保障下限。

  如果自己这辈子只是想过得普通点,外派当个郡守或者九卿中的闲职,那这层身份已经足以护住自己平安一世。

  但在刘彻治下,大汉风起,无数比黄金还要珍贵的机会不断涌现出来。

  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做,错过缔造这个盛世的机会,陈洛觉得自己绝对会后悔。

  自己如果变成普通郡守,变成了傀儡吉祥物,将来还怎么北伐匈奴,怎么打卡狼居胥山?

  选择奋发向上,终究会遇到政敌,遭受各种打压。

  现在大汉朝堂上的政治环境,已经不再像汉初那般单纯。

  当年大伙都是一并打天下,互相对对方挡过刀子,哪怕政见不和,最后也最多闹到脸红脖子粗,但不会因此拼个死活。

  现在朝堂上的各派大佬互相之间不再有那种过命的交情,在实打实的利益面前,让他们把肥肉给吐出来,如同痴人说梦。

  何况时代变了。

  汉初时候,天下百废待兴,连天子过得都苦巴巴的,权力大多用于建设,想置换成实质上的利益,并不容易,更别提还有陈洛这么个御史大夫在边上盯着。

  现在经过四朝积累,天下百姓大多富庶,让官吏见着了可以压榨得出来的油水。

  利益是斗争永恒的源头。

  自己若是想往高处去,那必然会与一部分人的利益相悖。

  那样一来,他们必会对陈洛使各种绊子。

  以长远的目光来看,此类问题出现是无法避免的。

  但陈洛并不担心。

  刘彻用人,最看重能力与身份,二者缺一不可,而能力更在身份前面。

  比较身份,陈洛乃是阳夏陈氏子弟,在天子心中的信任度,恐怕不比亲戚低。

  至于能力上的比拼,他就没虚过谁。

  单轮打仗,自己比不过那对舅甥;单轮经济,自己没有桑弘羊那搞钱的本事;单轮学术,自己大概辩不过董仲舒。

  但自己胜在全面。

  刘彻看着既能打仗,又能治政管理后方,关键是还可以和自己谈诗论骚的陈洛,难道会不起重用的心思吗?

  与此同时,见陈洛走进殿内,赵绾行礼招呼后,开始安排今日份的任务,“陈议郎,你今日负责处理南郡和江夏郡两地呈上的文书,整理好后给我。”

  寻常御史,大概是两个人负责查看一郡之地的事务,避免出现疏漏。

  那纯粹是局限住了陈洛的发挥。

  他接手半郡之地的文书,两刻钟不到就全部看完,尽善尽美地分类处理完毕,如果手头上没有别的任务,就只能枯坐殿内。

  能者多劳。

  外加赵绾也不会侵吞功绩,每次刘彻问询御史们的表现,他都会率先提及陈洛,大力表彰,毫不吝啬赞美之语。

  若非因为陈洛担任议郎时间不长,需要资历和正式功勋的积累,早就该再往上升一升了。

  “好,我这就去看”陈洛点了点头,应声作答。

  整理文书这类事情,他早就在汉初担任御史大夫的十余年间,熟得不能再熟。

  而御史部到现在的职能并未发生本质上的改变,需要负责的任务与汉初基本一致。

  自己要不是怕吓到同僚,一个人负责整理近半文书,完全没有问题。

  现在只用处理两郡的文书,对于自己来说,可谓轻轻松松。

  走到自己所在的案牍前坐下,陈洛开始翻开地方郡县送上来的文书。

  按照要求,他需要将这些文书依照事务类别,将它们分门别类地整理,并且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找出其中的疑难问题,标记提醒。

  在翻看了南郡的前几封送来的文书后,陈洛眉头微微皱起。

  他暂且放下南郡的文书,选择快速翻看江夏郡的文书,发现心中所想被完全印证。

  手指轻叩案牍,思索片刻,陈洛骤然起身,往赵绾所在的案牍边走去。

  “伯玉有何事?”赵绾面露疑惑。

  对方处理文书的速度极快,但不至于一刻钟都不到,便将两郡之地的事务全部解决。

  按常理来说,恐怕连文书的具体内容都没浏览完才对。

  因此他见对方走过来,应该另有事情想和自己商议。

  “赵大夫,今日是谁处理长沙国和庐江郡、豫章郡的文书,我想借来看看。”陈洛提出自己的要求。

  赵绾眯了眯眼,回忆后说:“这几个地方的文书,嗯,庐江郡和豫章郡的文书,分别是由张议郎和曹议郎领头负责,至于长沙国的文书,在我这里。

  怎么,伯玉可否是有什么要事?”

  “我想借来看看。”陈洛面色沉静,“不过具体是什么事情,我现在还没做出判断,等到看完才行。”

  他判断的事情关乎重大,如果没有确定,不敢冒冒失失地直接在大庭广众下说出,避免引发恐慌。

  “行。”赵绾没有多问。

  他在案牍上翻找一阵,在厚厚几沓纸堆中,找出数封长沙国的文书,递给陈洛。

  反正除了特别标注了机密的文书,其余内容都可以供御史查看,只不过几乎没有御史会带着闲心,在自己负责的部分忙完之后,还去翻看其他人工作的内容。

  “多谢赵大夫。”说罢,陈洛拿着那几封文书,就在边上找了个不碍事的地方,仔细读了起来。

  过了大约一两刻钟,陈洛将那几封文书还给赵绾,匆匆离开,朝着另外两位议郎处走去。

  接过长沙国文书的赵绾,揉了揉下巴,好奇地翻看了几眼。

  究竟是什么内容,让伯玉特地来找一趟自己?

  他粗略地扫了两眼,发现长沙国似乎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啊。

  南越国安安静静,那老不死的赵佗仍旧活着。

  地方上没有匪盗作乱,商队运转畅通。

  农事上恰逢春耕,雨水丰沛,连续下了数日小雨。

  甚至连贪腐案子,都没见着一个。

  伯玉在紧张什么?

  不怪赵绾疑惑,毕竟需要朝廷重视地方大事件就那么几样,除此之外,基本的事务都归于郡守处理,不然他有那两千石的俸禄,总不能吃干饭吧。

  将心底的疑惑放下,他先将长沙国的文书搁置在旁。

  按照他往日的顺序,先翻看起代国的文书。

  毕竟匈奴猖狂,边关出现问题的概率往往要比中原以及南方更大,因此有这么一个先后顺序,不足为奇。

  待到处理好代国的事情,赵绾又见陈洛走了过来,步伐显然比离去之时多上了一分急促。

  真出什么事了嘛?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问询:“这几郡莫非有事端发生,未有上报?”

  要知道有些郡守为了自己的官位,在事情彻底压不住之前,会选择瞒报。

  伯玉刚才查看了南方数郡的文书,如果这些地方的郡守全部选择瞒报,确实会是不小的事情啊。

  陈洛将那些文书放在案牍上,目光凝重,语速颇快,“赵大夫,南方诸郡有事,而且绝非小事。”

  这话让赵绾心头一紧。

  对方并非那种信口开河之人,他说会有大事,那绝对不容忽视。

  “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我们去边上说?”赵绾用眼神示意。

  接着,两人走到大殿内较为僻静处。

  吐出一口浊气,赵绾抿嘴问道:“究竟是怎么个事儿?”

  “以南方各地的文书来看,春雨连绵旬日未停。各地文书互相印证了这点,恐怕会有洪涝之灾,以害百姓无法春耕尚且事小,若是江水溃堤,导致生起各种变故……此事干系数郡之地,必须立刻向陛下禀报,提前预防应对。”陈洛没有停顿,一口气地汇报完自己的分析。

  沉默半晌,赵绾沉重地点了点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ido24.org。爱动小说网手机版:https://m.ido24.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