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开山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爱动小说网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273章 开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3章 开山

  第273章开山

  现在的荆州,可不是历史上的那个荆州。

  历史上公安守将是士仁,江陵守将是糜芳这俩但凡有一个能坚守等待关羽回军,吕蒙都打不下荆州,关羽也走不了麦城。

  可现在的荆州,公安守将是文聘,江陵守将不出意外应该是张溪自己,再加上荆南还有徐庶在策应,真的别说吕蒙,就是周瑜亲来,这个南郡也不好啃。

  吕蒙嘛,能力是真的有的,但真要说比周瑜还厉害,张溪也不相信。

  徐庶这么一番宽慰,倒是让张溪安心不少。

  之后,徐庶回转武陵,继续镇守武陵,并且想办法分化镇压武陵蛮族。

  关羽则是密令文聘加强戒备,表面继续不动声色,同时向孙权写信致哀,同时表达了双方同盟的情谊。

  而很快孙权也回信了过来,感谢关羽的好意,随着孙权的信一同来的,还有一份新任巴丘都督吕蒙的信件。

  信件中,吕蒙表达了对关羽的钦佩,并且表示自己也是从军中底层摸爬滚打出身,幸得主公赏识,这才出镇一方,每每有如履薄冰之感,同时又表达了对关羽镇守一方的成绩表达了肯定和羡慕,表示要以关羽为榜样,为主公孙权效死力。

  吕蒙这封信,看似不卑不亢,但实际上处处挠到了关羽的心头好。

  二爷就吃这一套。

  看到吕蒙说自己是军中出身,平日里被人看不起,关羽就想到了自己早年跟随刘备,也经常被一些世家大族们看不起,虎牢关那会儿,还差点被袁绍给轰出大营去。

  看到吕蒙表达了对主公孙权的忠心和感激之情,关羽又想起了自己和大哥刘备之间的感情,这么多年如果不是大哥的信重,他关羽哪里可能镇守一方。

  看到吕蒙表达要以自己为榜样,关羽更是开心的不得了。

  连对方的将军都认可了自己的成绩,成了自己的“小迷弟”,哪里还有比这个更加让人骄傲的事儿?!

  这封信,让二爷非常的开心,但也让张溪对吕蒙的警惕,提高了一层。

  这个吕蒙,果然是擅长攻心的人,一封信就让关羽开心成这样,张溪真的能理解,为什么历史上这位能诱降郝普,士仁,糜芳,兵不血刃的袭取荆州了。

  虽然经过了徐庶的开导,张溪已经想开了很多,但对于吕蒙这个人,张溪依然没有轻敌的意思,专门叮嘱费祎,加强对吕蒙的情报搜集,以及加强注意陆口方向的兵力调动,并且把优先级提到最高。

  再然后.嗯,只能这样了,毕竟双方没正式翻脸呢。

  过了正月之后,时间来到二月份,又到了安排春耕的时节了。

  去年的秋收以后,张溪就要求各郡县的官吏,监督百姓把禾杆焚烧处理,冬天又下了好几场雪,理论上来说,应该不至于会再次闹蝗灾。

  不过张溪依然不敢大意,还是把郡中掾史派到地方,继续监督地方深耕,防备蝗灾。

  同时,张溪还特意给吕蒙写了一封信,让他好好管好长沙等地,别又给南郡招灾.这事儿其实不用张溪说明,吕蒙早就派人打听过去年张溪的一些防治飞蝗的措施,在长沙桂阳两郡给推广了。

  去年的蝗灾,长沙郡的损失是最大的,到现在为止还要建业方面提供粮草来维持军队和百姓生活。

  而江东的世家大族们,也不会在这个事情上跟吕蒙对着干,毕竟已经赔了一年的钱粮收入了,他们也不想再赔第二次。

  倒是吕蒙还专门给张溪写了一封回信,这次跟关羽那一套不一样,吕蒙是感谢了张溪的提醒,同时希望张溪看在百姓生存不易的面上,虚心的向张溪请教治理地方的经验。

  这要是换个人,可能就会觉得吕蒙这个人不仅谦虚好学,而且时刻把百姓放在第一位.但张溪是谁啊,堂堂穿越者,还能不知道你吕蒙打的是什么主意?!

  这是打算到处说好话的降低大家对他的戒心,然后好方便最后背刺那一下吧。

  毕竟这货历史上就是这么干的。

  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吕蒙背刺的那一下,都忽略了这货从几年前开始就不停的用间,收买人心,收买不了的人就拼命投其所好的降低警惕攻取荆州吕蒙可能只用了不到三个月,但准备的时间,这货可是花了好几年的。

  这信,张溪连丢角落都觉得不保险,直接烧了了事。

  但张溪这么干,最多也就是提醒自己不能放松警惕,但其他人,张溪总不能天天的跟着提醒说吕蒙不安好心吧。

  最近可是连习珍都问张溪,是不是以前跟吕蒙有什么仇怨,怎么感觉张溪是在故意针对吕蒙你看,连张溪的辅官都这么想了,可想而知吕蒙这些攻心计的效果有多大。

  张溪说多了反而没人听,索性暂时不说,默默的做好准备就是了。

  到了三月底,春耕彻底结束,张溪就开始视察军营,巡视军中战备情况。

  结果让张溪很满意,军中没有任何懈怠.毕竟这是关羽在抓的事儿,只是关羽的目的并不是防备吕蒙,而是心心念念的想要北上进攻襄阳。

  嘛.算了,到时候再说吧。

  暂时没有办法的张溪,暂且放下这事儿,继续处理政务。

  三月份春耕结束后,张溪最大的政务,大概就是发动徭役,让百姓帮忙修筑江陵城墙了。

  而这事儿,根本不需要张溪出马,习珍都能处理的稳稳当当的。

  日常公务,也有邓艾和赵累帮忙处理,倒是也轻轻松松。

  因此,张溪答应了司马徽的邀请,出席了岳麓书院的开山仪式。

  简单来说,就是司马徽邀请了荆州,汝南,洛阳,江东等地的大儒们,前来岳麓书院小住上个把月的,一起探讨学问。

  因为司马徽的面子大啊,来的大儒都是各地顶尖的大儒,比如在洛阳闲置的原荆州大儒宋忠,江东被孙权流放的虞翻,汝南郑玄的弟子宋均等人。

  连身在蜀地的许靖,也专门从成都赶来参加这次聚会。

  许靖到来,一方面是他在成都闲着没事儿干,另一方面也是代表一下刘备对辖下出现这么一个书院的重视。

  而随着许靖一起到来的,还有一大批蜀地大儒们的著作,准备放到岳麓书院的藏书阁内保存。

  当然,很多都不是各大世家的传家之书,只是蜀地大儒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新写的一些东西,本来就是用来博取名声的玩意儿。

  而许靖带了这么多的书过来,自然也引发了其他各地名士们对蜀地大儒文章著作的质疑。

  以前是因为交通不便,书籍携带不利等因素,大家不见面,谁也不知道你到底在家关起门来写了些什么。

  现在好了,蜀地的大儒们有了纸张,这东西比竹简要方便的多,承载信息量也大,可不就是使劲的写,万一大家觉得有道理,那不是白得的名声么。

  所以嘛,蜀地的大儒们写了不少的文章著作,以前只是自己内心琢磨一下的东西,现在也都纷纷写了下来,然后托许靖给带到荆州来,显摆一下。

  其他地方的大儒一开始没当回事,但看着许靖带来了三大车的著作,还都是纸质的,好奇之下都翻阅了一下.然后就开骂了。

  这写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能来参加司马徽举办的文会的,有几个不是当世大儒,谁对先贤典籍没有自己的理解.凭啥伱说的就是对的?!

  文无第一这句话,放在现在的岳麓书院,简直是太合适不过了。

  蜀地大儒身居偏地,果然这个文化水平就是不行,居然还敢让人带到荆州之地来现眼,还敢放进藏书阁必须批驳回去。

  这帮大儒们一个个的来劲了,让许靖先住下,他们也暂时不走了,挨个的翻阅蜀地大儒的著作,看到不像话的就是一阵骂,看到有道理但不同意的也专门写文批驳,反正现在纸张便宜,随便写,写完了还要许靖回头再带回去。

  张溪来参加所谓的开山典礼,见到的就是这么一群义愤填膺的老头子,以及一个忙前忙后,一脸无奈的年轻人。

  没办法,全场的大儒们,就没有低于四十岁的,只有这么一个端茶倒水的家伙,看着跟张溪差不多大的样子。

  再加上这帮大儒们慷慨激昂说的玩意儿,张溪十句里面听不懂两句,实在无聊之下,就跟这位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攀谈了起来。

  然后吧,张溪觉得跟这人挺投缘的,就顺带问起了他的来历。

  年轻人说自己早年游学汝南的时候,在汝南拜了宋均为师,这次是跟随宋均老师来荆州见见世面的他姓王,名基,字伯舆。

  嗯,叫王基啊嗯?!王基?!!!

  东莱王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ido24.org。爱动小说网手机版:https://m.ido24.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